
每到冬天或是氣溫驟降的日子,身邊不少朋友都會有相同的煩惱:手腳冰涼。不僅常常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,就連不少男性友人也曾遇到這樣的困擾。那麼,究竟為什麼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涼呢?
其實,手腳冰涼並不是因為基礎代謝低,也不是因為太胖或太瘦,而是我們身體在應對溫度變化時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。冬天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,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,無法將血液輸送到肢體末端產生熱量時,就會容易造成手腳冰涼。
如果長期手腳冰涼,除了會影響身體血液循壞,還有可能會導致精神狀態不佳,身體嚴重畏寒等症狀。大家平時有沒有什麼應對手腳冰涼的小妙招呢?我出門工作的時候就會在包裡隨身攜帶一片暖寶寶,以備不時只需。當然,也要小心別燙傷,哈哈~
天寒地凍,抱著暖寶寶也只能解一時只需,並不是長久之計。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,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改善手腳冰涼呢?
✱飲食調理
現代都市人的工作都很忙碌,常常會因為加班等原因導致吃無定時。但是大家還是要盡可能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,少吃生冷食物,這樣身體才可以產生足夠的熱量來維持正常體溫。

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可以多吃些富含鐵質的食物,例如黑芝麻、動物肝臟、紅肉等。還可以多補充富含維生素E、菸酸和維生素B群的食物,以及堅果、胡蘿蔔等溫性食物,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身體抵抗寒冷的能力。

冬天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機,可以趁此機會適當吃一些溫補的食物,如羊肉煲、姜母鴨等,都有助於改善手腳冰涼噢~每到這個季節,香港食肆的羊腩煲總是賣得特別暢銷。如果像我一樣吃素的朋友,則可以多吃些紅棗、黑木耳、淮山等食物,健脾補腎、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氣血差引致的手腳冰冷。
✱堅持泡腳或泡澡
由於雙腳離心臟距離最遠,血液供應相對較少,加上足部脂肪層較薄,寒氣更容易從腳底入侵,導致身體感覺寒冷。

泡腳也是改善手腳冰涼的有效方法之一。每晚臨睡前,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,讓水漫過腳踝,浸泡20-30分鐘。在泡腳的同時,如果感覺全身有些發熱,甚至還微微出汗,就說明血液暢通了。下肢保暖做得好,全身都會覺得暖和的。在泡完腳後,可以穿上棉襪,讓雙腳保持乾爽舒適,再美美地睡上一覺,到第二天起來全身還是暖暖的呢~

如果有條件的話,還可以選擇在家中泡澡或者外出泡溫泉來改善身體血液循環。泡溫泉不僅能驅寒保暖、消除疲勞,還有舒經活血、美容養顏的功效。前段時間回加拿大的時候,妹妹Jenifer就特意帶我去多倫多的Blue Mountain Scandinave Spa泡溫泉。雖然剛換好衣服走出來時冷得瑟瑟發抖,但當全身完全浸泡在溫泉後,寒意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一邊欣賞雪景一邊感受暖透身心的泉水,實在讓人心曠神怡。
✱適當運動
天氣寒冷,人也容易變得倦怠。如果本身就不太喜歡做運動的話,到了冬天可能就只想鑽進被窩裡了。手腳冰冷者,更會常常面臨早上很冷想賴床,或是晚上因為四肢冰冷而睡不好的情形。

上班族平日工作忙碌,可能未必能抽出整塊時間來做運動,那麼可以利用上下班的時間快步走來幫助足部的血液循環。還可以在週末時去公園或是近郊騎腳踏車等,改善新陳代謝,提高抗寒能力。
手部冰涼的症狀,可以通過一套非常簡單的手部瑜伽操來改善。複製以下網址到瀏覽器,就可以和我一起練習這套手部瑜伽啦~在做第四階段的步驟時,記得一定要做足100下噢!
這個冬天,讓我們告別「冰美人」,一起做個健康暖美人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