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超火紅打卡熱點系列】荷里活大片也點名的地方?

也許身處一個地方久了,很容易會忽略身邊的美好事物。

基於工作,我經常需要游走不同的國家進行各種拍攝工作,到過許多從未踏足過的地方,

看過許多令人讚嘆不絕的美景,也拍下了數之不盡的照片,這些經歷都讓我的眼界及人生閱歷變得更豐富。

身處於這個網絡社交時代,我們都愛拍下各式各樣的照片,上載到不同的社交平台與人分享。

或許大家都羨慕其他國家擁有的美麗風景,日本的壯麗雪山、英國的文物建築、法國的時尚藝術……

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別之處,不妨嘗試放慢腳步,細心欣賞周遭的人物,這樣你就會發掘出屬於你的拍攝視野,

拍出與別不同的照片,而絕不是平平無奇的觀光照。

來到【超火紅打卡熱點系列】的第一站,想先向大家推介一些香港的必到打卡熱點。

而我來到香港已經7年了,這裡仿佛已成為了我的半個家,裡面有我喜愛的人、喜愛的工作、也有很多喜愛的地方。

雖然香港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,四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,到了晚上就被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包圍,

但基於香港有綿長的海岸線、陡峭的山峰、多變的地形,也因為有歷史留下的痕跡等等獨特因素,

其實有很多特色景點和建築物值得前往拍攝,是一個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的地方。

(photo by Chapman)

推介必到香港打卡景點1.

感受香港的都市繁華-旺角火車站行人天橋

香港至今有超過700條行人天橋,幾乎每個香港人每日都至少走過一次天橋,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足跡。

而接駁旺角火車站、新世紀廣場、洗衣街、花園街、旺角道直到旺角地鐵站的這條行人天橋於2003年初開啟,

在橋上偶爾更會有一些街頭表演呢!

交通方便度:★★★★★

拍攝難度:★★★

建議:在橋的路中央拍攝有一定的難度,因為甚麼時候也是人來人往的,會讓畫面有很混亂的感覺。所以我選擇到旁邊升降機附近的這個位置,

人較少(但因為也有行人從升降機出入,所以也要找緊拍攝時機!)。

建議在晚上前往拍攝,更能攝下後面五光十色的霓虹背景,為照片增添一份地道感覺!

前往方法:乘搭東鐵線到旺角站下車,沿路一出。

(photo by Gary Chan)

推介必到香港打卡景點2.

荷里活大片拍攝場景-福昌樓

要說香港的特色,其中之一一定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,雖然給人一種壓迫感,

但這的確很難在其他國家找到,而在鰂魚涌的樓房建築更是顯得格外密集。

其中一個熱門拍攝地點一定是在上世紀60年代遺留下來的產物「怪獸樓」,而之所以有「怪獸樓」這個稱號是因爲這裡的人口極度密集,

並由福昌樓、海景樓、海山樓、益發大廈和益昌大廈五座大廈組成,這五座大廈共有2243個單位,可住進將近一萬人!

多種顏色的外牆加上集中的樓房,構成了一個獨特的E字型,抬頭一望更可看到被長方形框出的美麗天空。

因為建築極富特色,不少人也羨慕名而來,電影《變形金剛4:殲滅世紀》和《攻殼機動隊》也特意到此取景呢!

「怪獸樓」因為成為電影《變形金剛4:殲滅世紀》的場景之一,令此地更具人氣!

交通方便度:★★★

拍攝難度:★★★★

建議:在白天拍攝可更清晰看到樓房的外貌,拍攝時以仰視角度,由下向上拍更能攝入完整的樓房,

被拍者也會顯得更高䠷,令照片更有氣勢。若想以人為照片的主角,建議豎著拍,可令構圖更集中。

地址:福昌樓 鰂魚涌英皇道1032-1044號

前往方法:乘坐港鐵,到太古站下車,B出口轉左,直走5分鐘 。

推介必到香港打卡景點3.

文青必到處-西環泳棚

位於域多利道的西環泳棚,建於六十至七十年代,由於當時公眾泳池還未普及,不少人都會到這裡游泳。

而泳棚這條木橋其實是用來方便泳客落水、上水而建的,後來更成為了拍攝熱點,走到橋的末端,更有一種彷如置身於大海中的感覺。

交通方便度:★★

拍攝難度:★★★

建議:在泳棚有多個影相位,其中一個就是橋的盡頭位置。走到橋的盡頭,人站在橋中央,近鏡頭平視拍攝橋與風景,

就有一種在水中的感覺,照片被一整片藍包圍著,天空的蔚藍加上海水的澄藍,可以拍出文青感。由於橋盡頭這個位置可以近距離一覽大海,

是超受歡迎的位置之一,在假日來的時候更要排隊等候呢!想在此拍下美麗照片的話就要有心理準備等上一段時間啊(笑)

若是以拍攝人像為目的,建議可在下午2時至3時左右前往,陽光柔和充足,又不會太猛烈。

之後更可以等到日落,海面上泛著金光閃閃的夕陽,波光粼粼,又是另一番醉人景象!

地址:域多利道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對開

前往方法:乘坐港鐵,到堅尼地城站下車,B出口出,再轉乘城巴巴士43M/54到摩星嶺明愛賽馬會宿舍下車。

推介必到香港打卡景點4. 二級歷史建築物-美荷樓

美荷樓於1954年建成,當時是為了安置受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火災影響的災民而建成的石硤尾邨,

更是香港最早期、碩果僅存的「H」形6層徙置大廈(即是香港於早期興建的公共房屋),可說是見證了香港的黃金歲月 。

當時的石硤尾邨共有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,到2000年代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,

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,並改建活化成現時的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的美荷樓生活館,混合了歷史與現代化設計。

交通方便度:★★★

拍攝難度:★★★

建議:取景位置就選在美荷樓的正前方,可以一覽「H」形的建築特色,人就站在照片正中央,有一種被大廈包圍的視覺感。

晚上前往拍攝,四周的燈光為照片注入了現代感。若是到這種要攝入建築物的景點拍攝,也是建議仰視角度拍攝,這樣才會顯得高廈林立。

地址: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

前往方法:乘坐港鐵,到深水埗下車,D2出口出,沿桂林街步行約10分鐘至大埔道。

bottom of page